新思潮作品《浑噩集》作者叶琳考入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

时间:2014-08-04 09:54:14 彩讯新闻网

 

原标题:许昌80后《浑噩集》作者叶琳考入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
 

\

新华网河南频道8月1日电日前,河南省许昌市80后《浑噩集》的作者叶琳被同济大学录取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

据了解,2014年初,叶琳作品《浑噩集(摆脱徘徊的人生)》(ISBN 978-7-5154-0399-1)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发行。叶琳作为一名当时硕士研究生,代表了这一社会群体的思想状态和生活方式;作者通过对社会转型时期影视文化中人们的经验贬值问题、当代电影、读书感悟、影视评论、不同社会现状的现实反映、本雅明的审美理论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体现了时代进步青年对当代影视文化的反思和忧心。同时也表现出对本雅明、梁漱溟等一系列思想家的致敬。

叶琳为河南许昌人,有关消息发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河南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媒体进行了转载和报道,对其作品给予了较好的评价。评价观点分别被誉为:叶琳处女作《浑噩集》问世,佐证思想者之深度与年龄无关;80后作者的独特价值观;“浑噩”之笔,拆穿社会之隐等等。

据有关部门透露,2014年3月,叶琳以优异的成绩硕士毕业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取得了哲学硕士学位。经过博士研究生招考,已正式被上海同济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学者、社会根理论的创始人、同济大学马克主义学院郭强教授,研究方向为意识形态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

《浑噩集》是叶琳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作品。在短短两年半的硕士研究生的生涯中,他认真对待每一门所修课程,在高质量完成课程论文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共撰写论文15篇,其中公开发表4篇,共计6万字。出版专著《浑噩集》一部,共计17.2万字。第二部作品目前已形诸文字,也将择时问世。

叶琳以《经验贬值与灵晕的两难——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研究》为选题的硕士毕业论文,基于其对马克思主义、当代社会思潮以及影视文化艺术的强烈兴趣和深刻理解,充分占有研究精典和一手资料,抓住其理论核心经验贬值与灵晕的两难,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评论家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解读,获得了硕士毕业论文总体优秀的评价。正如毕业论文评阅意见书所述:该论文选题学术性强且比较前沿、专业,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作者研究基础比较扎实,思维能力较强;该论文是哲学与美学的交叉学科,对研究能力是个考验,写作难度较大,但作者比较好地驾驭了论证关系与逻辑,行文流畅、条理清晰、结构合理、观点准确,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哲学深度。

叶琳在攻读硕士期间还积极参与导师承担的各类课题的研究,并且刻苦认真、力求知行合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深受老师们的好评。正如老师推荐信中所述:该生思想品德良好,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境界,为人低调、谦下、简单,具备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硕士期间,学习成绩优秀,知识结构比较合理,具备了相当的理论水平,他文笔扎实、擅长写作,尤其评论;对新生事物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具有良好的探索精神;他个性坚韧,有较强的进取心和独立思考能力,他做事沉稳、踏实、反应快,条理分明,观点独特,善于结合自身所学,由小见大,以点带面,作由浅入深的剖析,并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

叶琳在总结硕士期间的自我评价中也说到:硕士研究生生活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人生的升华经历,因为哲学似乎打开了我人生的另一扇门,从最初对哲学晦涩文字印象到坚持不懈的钻研,我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智慧,硕士研究生的三年,对我来说是无与伦比的三年,更是我人生经历的无价财富。正如叶琳导师总结的那样:“我为他骄傲,硕士阶段交了圆满的答卷”!

\

 

作者解读《浑噩集》(序言)

作者在序言里说到,之所以叫这个书名,是因为在想书名时,自己真的比较浑噩,并无微言大义的功效,可作为一种瞬间生活态度来理解。; 但浑浑噩噩的生活态度确实令人有些不放心,我并不想承认自己的人生有多浑噩,只是每当夜深人静时,总会感叹自己真的很浑噩,我开始明白浑噩形容的似乎是一个人对自己负面情绪的评价,这种评价你通常不会希望从别人口中获得,因此,它往往是一个人自责的表现。

自责没有什么不好,至少我认为这有助于看清自己。但过度自责似乎会让人变得自卑,这又是一个度的把握,于是,我很谨慎地承认一天的浑噩,目的是审视自身的不足。但我发现,如果每天都承认自己浑噩,那便必然会成为一个自卑的人。

曾经,我对孔子“一日三省”的做法很钦佩,果然,伟人就是伟人,但自从每天对自己的浑噩自责开始,我便认为“三省吾身”的“三”是一个赤裸裸的骗局,世上怎能有如此之人?后来才觉得,孔子这是说给别人听的,谁知道他做到没有呢?

当然,我相信一定有人能做到,比如现在的一些人,他们从不浑噩地过生活。在街上,他们行如风,势要以最快的时间到达目的地;对客户,他们永远笑脸相迎;对老板,他们势必言听计从。他们的生活中根本没有“浑噩”三字,他们的生活永远那么朝气蓬勃,他们根本不用审视自身的行为,因为理性告诉他们,这种行为不需要怀疑。我很羡慕那些不需要怀疑的东西,它们理所当然地被所有人认同,被所有人追逐,最重要的是,追逐的过程中,丝毫没有浑噩之感,因为与他们不同路的我,早已被他们看成了浑噩的代言人。

因此,我的浑噩开始被他人有意无意地提及,终于,我体会到了被别人评价为浑噩之人的感受——那真是“极好”的。于是,我开始寻找比自己更为浑噩的人,试图把我的负面情绪转嫁给他,但我发现,要找到这样的人还真是不容易,因为每当我开口时,他就提前反客为主了。

于是我开始尝试不在乎他人的评价,但我发现自己是多么没骨气,因为我骨子里依然羡慕那些“有梦想之人”,并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我渐渐发现,一个人的价值势必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才行,于是,我发誓再也不要浑噩地过生活,我要加入他们的队伍,为自己的“中国梦”代言终生。

那一晚,我浑噩地做了一个梦。梦里,我穿上西装,打上领带,提上公文包,登上皮鞋……直到梦醒了,我才发现,自己曾写过的东西有多浑噩。于是,结成集,算是对“过去”最后一次的审视。

附:《浑噩集》精彩内容摘编

 

人生困境与中国哲学的启示

我们的生活已经远离了那种单一的质朴,走向疯狂的多元化,这也意味着我们面对的困境较之前人来看会越来越五花八门,这就使我们无暇顾及那些本质的问题,我们每天纠缠在那些具体的所谓的困境,而这些困难把我们的心包覆起来,让我们迷失自己的内心,而中国哲学正是我们看到自己内心的途径,在身处困境的时候需要的是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中国哲学则带给我心灵的回声,它不但给我指明前进的道路,而且让我相信自己最终找到的答案,就像乔布斯所说的,跟随你心灵的声音,我认为中国哲学恰恰是一把打开心灵的钥匙,它让我深深地折服。在身处困境的时候,它不会给我明确的指示,但它会引导我找到最合理的解决办法,给我面对人生困境的勇气。毫无疑问,面对人生的困境,中国哲学思想是我走出困境的动力源泉。

——摘自《浑噩集》之随笔篇——人生困境与中国哲学的启示

-------------------------------------------------------

一些感触

经过思考,我觉得当人们对于快要到来的新事物或意识形态感到惶恐不安的时候,通常会出现怀旧的情节,我们试图用对旧事物美好的回忆来掩盖对新事物的未知的恐惧。但人类的好奇心又不知疲倦地催促我们向前探索。最终,当我们走得太快了,太急了,突然对过往的风景形成回忆的时候,就是我们心力交瘁的时候,于是开始回忆当年那些的错过与惋惜,那些美好与单纯。现在的社会充满了抱怨,但我知道,以后的人们定会怀念我们的此时此刻的,回忆建立在过去,而人们总是失去过后才懂得珍惜。我想以后我会对这个世界少一些抱怨,珍惜当下,仅此而已。

——摘自《浑噩集》之随笔篇——一些感触

-------------------------------------------------------

当代影视文化艺术的探讨

对于文化和艺术来说,泛化是对他们最毁灭的打击,我们常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其实这就是文化艺术博大精神之所在,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是人类心灵上的慰籍,正是由于它空灵飘渺,才值得古今中外的艺术家用毕生精力去追求。电影作为大众最容易接受的艺术形式,应该担任引导人们普遍价值观的责任,而不是一味地圈钱,这是对大众不负责任的表现。当一种艺术向社会最庸俗的价值观低头谄媚的时候,这样的艺术便不能再被称为艺术,它是被泛化的艺术,是被普遍价值观驯服的宠物,这种东西已丧失了艺术的桀骜不驯,沦为市场经济的玩物,为满足广大民众普遍欲望而存在的所谓的影视艺术作品,只不过是被单向度社会用来维持单向度和谐的漂亮工具罢了。

——摘自《浑噩集》之论电影篇——被过分泛化的当代影视文化艺术的探讨

什么是启蒙

 

启蒙对于康德个人来说,我大胆猜测:正是康德对理性永不懈怠的追求,这篇文章相当于康德的座右铭,是他对自己的终极期望,人类在吃下禁果的同时被大自然逐出伊甸园,同时对知识的渴求不断地启蒙着人类向前发展,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但是人类本身动物的本能无法在其创造的失乐园中满足其原始欲望,共同体注定是一个临时的避难所,然而由于人类的选择,我们注定无法回到伊甸,无法重回大自然的怀抱,我们只能探索,一刻不停地探索,不断地启发我们自己不断安慰我们自己(比如宗教),然而我们的共同体越是合理,大多数人就呈现出安于现状的懈怠,对本能欲望的异化投射到共同体为我们量身定做的物质上,更使我们生活在人造的地图纸上从而迷失,启蒙的意义就在于一刻不停地探索,不停地承认自己的无知与不成熟,从而怀疑,进而批判,保持人类对知识的渴望,康德说启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每个人都会懈怠,都会出现安于现状的状态,这正是启蒙缓慢的原因,但是 尽管缓慢启蒙对于人类来说从未停止过,对于那些像康德一样的学者,启蒙容不得丝毫的懈怠,因为如果康德不去做,那么启蒙甚至会变得停滞不前,康德是有些个人英雄主义的,这篇文章对于他自己来说像是一个警示,他希望自己永远保持启蒙的状态,保持对理性的追求,做一个勇敢的,永远运用理性的英雄。

——摘自《浑噩集》之读书篇——什么是启蒙

-------------------------------------------------------

《红灯》里的哲学味

确切地说,我们并不缺少发现问题的眼睛,我们缺少的是正面解决问题的勇气,西方人面对问题的态度是针锋相对地解决问题,我们面对问题的态度则是化大问题变小问题,化根本问题为伪问题。对于东西方而言,最后我们都解决了问题,但问题解决的成效却南辕北辙。

西方人解决问题的制胜法宝就是《红灯》的那句话——不要永远否定自己。勇于肯定自己,挑战权威,质疑科学的合理性;东方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无限“再议”,最后,到问题已经畸变成了一个可笑的无关紧要的问题后,才去解决它。实际上,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就是永远否定自己服从无形之手的那群人。我们习惯被改造,以前被权威改,现在被理性改,我们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单维社会,刻意模糊对立面的社会,没有创造力的社会。回到开始的那个问题,中国学生为什么擅长考试?没有任何人擅长考试,只是我们习惯于理解这个规则罢了,我们习惯于适应规则,这规则无论好坏,只是我们不相信自己在规则之外的能力,这样看来,我们的学生就是一直在否定自己的那些人。有些人会觉得,难道我们要去挑战规则吗?当然不是,只是我觉得,总要有挑战规则的这种人。中国学生对考试的擅长已经剥夺了他们这方面的能力,生存的压力早已开始嘲笑他们曾经企图对权威表示不满的念头,追名逐利剥夺了他们向权威挑战的勇气。我们生来就有做零件的特制,这种特质在封建社会让我们成为奴隶;在当今社会又让我们成为了零件,当西方开始对合理恐惧的时候,东方对合理的追逐却还未开始,在西方兜了一圈认识到个体才是最重要的时候,我们仍处在牺牲个体的年代。这是很难追赶的一段距离,因为这段距离的要素不是我们能跑多快,而是我们该怎么跑,不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只是照搬西方的管理经营模式,我们跑的再快也是无用的,徒劳的。

——摘自《浑噩集》之影剧评论篇——《红灯》里的哲学味

-------------------------------------------------------

逐风而去

自那时,我开始寻找他们如此激动的原因,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因为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这个过程就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追逐,一场精疲力尽的奔跑,一段热血沸腾的人生。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年代,当和他一同走过时间的人再次出现在眼前,那些有关曾经的记忆好像决堤一样重现,毕竟越遥远的距离越值得让人感叹,时间把人推向曾经,但曾经却告诉人们回忆的美好。永远不要担心记忆的陈旧,你会发现这些东西越陈越香,让你欲罢不能,更不要后悔,因为“若是无悔,那人生该多无聊呀”。有不少人说自己青春无多,已不适合追逐,但我想,青春从未离开过任何人,他只是喜欢同不了解他的人在一起,让那些人肆意挥霍。最后发现真正逐风的,是那些从未放弃青春的人。

——摘自《浑噩集》之随笔篇——逐风而去

理智与直觉的探讨

建国以来有不少优秀的中国电影集中反映了当前中国的时代特征,中国电影就像梁漱溟说的一样,是理智运用直觉的,中国的理智用电影表达出来的效果是很好的,我们的理智更加容易融入电影之中。电影是新时代艺术品,而我们的理智更像这种艺术品的魂灵,难能可贵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批优秀的中国电影更是结合了当时中国发展的一些问题,中国传统的理智文化与不断向西方过度的商业理智化的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谢晋的《芙蓉镇》、张艺谋的《活着》《秋菊打官司》《菊豆》、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等一系列的影片无不针砭时弊地反映了当时大变革浪潮中人们的生活状态。那个时候是中国电影真正的黄金时期。

经过千年,理智和直觉更经历了无数次蜕变,中国式的理智与西方工具式的理智所擦碰出的火花在电影中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这得益于当时中国的文化人对最底层人民生活精准的把握,和对当时社会矛盾的敏锐嗅觉,其实当时的中国电影给中国所谓的理智运用直觉指出了一条路,这条路似乎就是西方当时文艺复兴所走过的路,批判精神的萌芽已经在当时的中国电影中显露无疑,而批评的精神正是西方理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电影在国际上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在国内,我们的民众似乎对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容麻木不仁,问题就是所谓的理智运用直觉的生活,中国人的思辨性已经完全被抹杀了,当然这不是梁漱溟所希望的理智决定直觉的生活,如今的理智也好直觉也罢,思辨性可以说已经变得模糊甚至是不存在了,所以说这不是一个理智一个直觉可以解释的,我们这种中庸的人生态度早已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是混沌难辨的生活。

中国影视文化的发展说明这种生活的不规律与不确定性。拍出了好电影,没有人懂得欣赏,想要传递一种思想,没有人理解,所以说中国式的理智不似西方的理智容易掌握。中国式的理智可以造就像姜文一样的导演,但也同样造就了大批看不懂他电影的中国观众。

——摘自《浑噩集》之论电影篇——理智与直觉的探讨

-------------------------------------------------------

在奔跑中老去

在奔跑中老去,在老去后漫步,在漫步中思考、回忆。现在,我仍玩实况足球,但不再一意孤行,如亨利一样,我已不再是哪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曾经的我逐风而去,一骑绝尘。现在的我知道,人生就好像绿茵场的剧情,需要不断的传递,不断放下,耐心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现在想想那个终点当时离我并未十分遥远,只是我像大多数人一样无法坚持,足球还是那个足球,我曾以为当时的我和它曾拼命奔跑不离不弃。但现在想来,在那时的过程中我早已当它是个累赘,我亦步亦趋,思前想后,最后传球,传球的一瞬间似乎是个解脱,但现在我明白,当你传出心中的球,这绿茵场便不属于你了,它属于“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停”的宗师,它属于真正痴狂的灵魂。

——摘自《浑噩集》之随笔篇——在奔跑中老去

-------------------------------------------------------

我们为什么写影评

这是一种审视,反思的行为,这是电影给不了你的,这来自于观众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观众对待电影的态度并不利于他发挥这种主观能动性,因为我们习惯了服从,不习惯质疑和批判,我们不习惯去发现问题,我们习惯去理解问题,最终认为问题很合理,却没有进行反思。于是中国观众的审美完全取决于中国电影人,所以说中国电影人很幸福,也很不幸。幸福的是,你有这样一批观众,他们不具有批判精神,不会想太多,面对这样的人,电影人不会有太大压力,看看这样的观众,他们已经显得够宽容了,那么我们只要在这样的基础上继续让他们宽容下去就可以了,这非常简单,就是感性上的认同,博感情最容易得到认同,也最容易获得观众的宽容,于是中国电影最近开始面对一部分年龄段的观众博感情,由于技巧拙劣,受到了其他年龄段影评人的嘲笑。所以说中国电影人很幸福,再拙劣的东西,只要很真诚地博感情,都能得到观众的宽容。综上所述,中国电影人的不幸正是他们的幸福,这是最可怕的,因为一个人在幸福中很难看到自己的不幸。

——摘自《浑噩集》之论电影篇——我们为什么写影评

-------------------------------------------------------

心灵失焦的世界

本雅明的切入点正是那个时代开始失焦的心灵。从驻足欣赏的画作到顺带欣赏的相片,从感知欲望瞬间的转变切入,一切显得理所当然的事情被本雅明那神经质的敏感触摸到了,如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中对肢体记忆的痴迷一样,本雅明痴迷的是时代隐形的、潜移默化的改变。面对理性工具的拔云见日,本雅明看到的不是理所当然的光明,而是光明背后的混沌以及人们逐渐失焦的心灵。超前的思维所受到的待遇大多一样——被误解,对待机械复制艺术的暧昧招致了阿多诺等人的不理解。但现在看来,本雅明的审美维度才是最全面的,他是一个理想的现实主义者,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一面理想地认为机械复制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值得肯定;另一面则用现实主义的眼光无奈地与自己钟爱的灵晕告别。现在来看,所有人都像本雅明一样,在理想和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中永无休止地徘徊。如同用机械量化自然一样,在量化的过程中,机械永远也无法品位自然的意义。本雅明所感兴趣的永远不是一个固定的理论,而是某些感性的、神秘的、迷幻的“介质”。在清晰的世界里,本雅明寻找迷雾,而他却发现了机械背后那些空洞的内心,也是大众无法意识到的失焦心灵;在失焦的心灵中,本雅明才拨云又见雾,可贵的是他认识到了问题,可悲的是工具理性的普世使大众忽略了他认识到的问题,更可悲的是他的暧昧以及徘徊注定他在普遍意识形态和法兰克福学派两者中都无法获得认同。

——摘自《浑噩集》之后记——心灵失焦的世界

编辑: 来源:彩讯新闻网综合
0
上一篇:蒙牛牛奶“我回老家上堂课”获体育明星加盟参与 下一篇:学汽修,当老板,就来上海浦东国际培训中心
  联系方式     供稿服务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aixu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彩迅新闻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彩迅新闻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 联系我们:  lianxiwomen@001073.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