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其香用贵州土纸,用中国画笔墨作重庆夜景灯光明灭,楼阁参差,山势崎岖与街头杂景,皆出以极简单之笔墨。昔之言笔墨者,多言之无物,今宗君之笔墨管含无数物象光景,突破古人的表现方法,此为中国画的一大创举,应大书特书者也!”——徐悲鸿
宗其香与近代日本画家一样,融合中西,或中西合璧,古人画夜色,往往只强调月亮,不过分渲染,空白处多,我也看到金农画的一幅月华图,就有了近代风情,强调了面的渲染,连月亮里的阴影也画上了,而不是像古代画家那样画一个圈圈就可以了,而且还画了金色的光芒,当然他画得很单纯,只有一个月亮,再没有什么东西,如果不算那些题字的话。这样的空寂,是有点禅意的。但他的中西合璧只是初步的,到了现代,就更加浓郁,阴影,倒影,明暗关系,都画上了。
【资料图】
至于如何说它的高低与好坏呢,这个我先说说中国舞台的夜色场景,并不是黑糊糊的一片,舞台上是亮着的,表现夜色除了布景的月亮图外,就是借助演员的动作,尤其是在没有月亮的夜晚更是如此,戏剧《三岔口》就是经典的例子,夜晚全靠演员动作来显示,完全虚拟的,或者类似国画空白的,到了样板戏时代,就完全变了,所有夜色靠西式布景来显示,演员的动作只是个辅助了。
或许时代变了,就像今天的人比较接受西方的东西,夜色是如何就如何,它有阴影就得画阴影,它有倒影就得画倒影,它光芒四射就画光芒四射,不再过分借助观者的联想,直接画出来,只能说是时代的变化所然。
但我以为虚拟与抽象的艺术是高层次的,悟性高的人,仍然可以多欣赏古风的作品,无论是戏剧还是绘画,就这么回事。
但国画的表现力较之油画弱,所以在直观感觉上,还是与油画有点距离,这样我们观看颜文梁的作品,似乎便合现代人的口味。
金农《月华图》
颜文樑的笔下夜色
颜文樑(1893-1988)中国画家,他的夜色作品在景致上有所简化,小品式的,也就是类似古人马一角夏半边式的构图,而且他的描绘对象,往往就是水边有树的平房小屋,有点童话的感觉。水边平层小屋被青木环绕,簇拥,水中停有渔舟一叶或数叶,那个是水乡人的交通必备,就像今天人的的小车,每幅画就像古代的一首小诗的境界,我这里强调 一点,是小家碧玉的境界。民国的油画虽然在技法上比不过今天的学子,但在情景与风韵上,似乎无法复制,今天的小朋友画家,很少像我们上世纪的人,看过一些老屋,主要的平房,楼宇基本不过三层,古风的记忆强大,心境也完全不同。当然在远一点的乡村,或许还保留一点古老的风情,总之应当抓住机会写生,不然只能借助旧照片与想象了。
作者雷家林,1964年生,祖籍湖南常德县(现鼎城区),1977年至1980年就学于湖南省艺术学校舞台美术科,从师李朋林,王新隆诸人,1981年入长沙西区文化馆学习半年从师朱辉,陆露音,1982年至1985年毕业于湖南省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王维山水诗画境浅探》。书法以自学为主,受湖南名家史穆,颜家龙诸人指导。
主要文章:《中国艺术散论》、《家林读苦瓜和尚画语录》、《完美的女神--品读安格尔的《泉》》、《张旭与怀素的草书展示的唐朝浪漫精神》等
友情合作:
黄楷夫(舞台美术师)王黎莺(台湾戏剧服装设计师)
马勇(雕塑师)、梁慧强(公共建筑美学师)
艺术家、画家:冯放、闵丝、张方白,陈宝琴、李创、刘建威、岳建洪、史向彬(美国)、李泽民(设计),王敏(记者)
标签: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aixu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新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彩迅新闻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 联系我们: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