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常念《心经》,可心安宁百障消

时间:2023-08-02 20:57:07

点击关注

| 人间佛法,打坐共修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资料图)

编号:湘(2022)0000106

在佛家中,有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心经》共268字。正文260字,题目8字。

这268字,把佛教的要义,把宇宙人生的真理讲得极为透彻。《心经》是打开佛法大门的钥匙,是我们学习佛法的纲领,也是我们观照宇宙人生的大智慧。

《心经》这268字,包括了佛教的核心内容。它主要是教导我们怎样观照当下的精神生活境界和物质生活境界,教导我们在圣凡迷悟之间怎样处理修行者所面对的真理世界和世俗世界。

《心经》突出地讲了一个“空”字,这一个“空”字,扫除了凡情圣解。也突出地讲了一个“无”字,这一个“无”字,显示了佛教的不二法门。

《心经》开宗明义告诉我们:“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只有时时以甚深的般若进行观照,才能见到我们身心世界五蕴皆空所显示的真理。见到了真理,开发了智慧,才能够度一切苦厄。

而倘若我们要脱离苦海,到达彼岸,就要发心修菩萨行,要修到彼岸的功德,首先要具备七种最胜方便。具足此七种最胜方便,才可以称为到彼岸。

1、住菩萨种姓。

修菩萨行,行菩萨道,一定要具备菩萨种姓,要有这样的善根,要有这样的福德因缘。没有菩萨的善根,没有福德因缘,就发不起修菩萨行、行菩萨道的大道心。

2、依大菩提心。

修菩萨行,行菩萨道,它的动力就是大菩提心。

3、悲悯有情。

行菩萨道的目的,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要下化众生,必须要有对有情众生的悲悯之心。

4、具行事业。

有了发心,有菩提心,有慈悲心,仅仅发心而不付诸实践,那种发心永远不能成为现实,所以要具行事业。就是要行六度万行,以这样福慧事业来庄严菩提心、菩萨道。

5、无相智所摄。

修一切善法,修六度万行,都要以无相智作为出发点,不要起执著,不要为名闻利养而修。

不能修有相法,要修无相法。所谓无相,就是要破除执著。

6、回向菩提。

将所修一切善法功德,不回向人天小果,一定要回向无上菩提。

7、不为二障间杂。

二障就烦恼障、所知障。在修万行,修一切功德时,都不能从烦恼障、所知障出发,要破除二障,不要让二障在修行过程中,导致信心不专一,誓愿不专一。

标签:

来源:素食斋堂
0
上一篇:初中历史学好的方法(初中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aixu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新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彩迅新闻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 联系我们:  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