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最北点执勤:没有自来水和暖气,只有车、船、板房

时间:2023-08-03 14:24:40

北纬53.33度有中国最北边境线、地图上鸡冠的顶点,黑龙江从这里蜿蜒而过。方圆10公里内,偶有老鹰在江面上滑翔,南北两岸布谷鸟的叫声在密林间回荡。

2022年,为推进警务前移,北极边境派出所在北红村“中国北极点”附近设置了江上警务室执勤点——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板房。去年开始,警长肖俊带着民警马志承在此驻守。


(资料图片)

滩涂上,飞虫缠绕。大的牛虻,小的蚊子,直往身上撞。被叮一下,立马变红、起包,浑身瘙痒。

刚来那天,派出所组织的大秧歌冲淡了离愁别绪。后来,肖俊学着当地人坐在火炕上吃冰棍儿,学会辨认雪地中狼和熊的脚印,他还看到过狍子,“站那儿一动不动的,真傻”。

一车、一船、一板房。民警马志承说,每天巡逻,时间就会过得很快。

江上警务室执勤点。图/九派新闻记者 马婕盈 摄

【1】北极的夏

6月底的漠河,白天气温在20℃徘徊,天蓝、云白、树绿,色彩饱和度极高。晚上10点,天色渐暗,气温降至10℃,林子里泛起薄雾。风一吹,雾气在马路上翻滚。

这里的夏季没有黑夜。最暗时,远处天空依旧泛着蓝光。凌晨3点,太阳就再次升起。

沿着331国道往东北走,路过北红村、龙江第一湾,便少有车辆再往前开。来到143号界碑处,沿土路走两公里,军绿色板房立在岸边。“北极边境派出所最北江上警务室执勤点”——蓝底白字的门牌指明这里就是地图上鸡冠的顶点。

执勤点远离村庄,不通自来水。去年第一次过来,肖俊从派出所拉来两大桶水,不到3天就见底了。他和马志承四处寻找,在附近景区的看门大爷那里,找到了一口水井,“跟自来水相比,水质还是差点。”肖俊说。

水要省着用。吃完饭,他拎着碗筷去江边冲洗。舀一盆江水放在太阳底下晒,晚上就可以洗澡。见雨点落下来,他赶紧搬出菜盆、脸盆、水桶来接。

平时,所里的同事巡查到此会捎点食材。实在没东西了,肖俊和同事只能驱车两小时回北极村采买。青菜、水果是放不住的,能端上饭桌的只有土豆、肉、鸡蛋、咸菜。米饭、馒头用来填饱肚子,炒上两个菜,俩人能吃一天。

蚊虫无处不在,“蚊香一熏,屋子里的飞虫能扫出一纸篓。”肖俊说。

短促的夏夜最令人恐惧。板房墙薄,不隔音,狼、熊的叫声灌进耳朵里,分不清是对岸的还是身边的。

肖俊听村民们说,去年冬天,林子里发现了两只东北虎,“那肯定害怕呀”。最开始,饮水机的咕咚声都能把他惊醒,动物的脚步声听得清晰,“打手电往外看,周围一圈绿眼睛”。

这一天,雨从南面奔来,乌云低低地盖在矮山上,闪电的分叉一条接着一条往北推移,雷声也被推着往北赶。看到雨点落下,肖俊和马志承赶紧退进板房内。

去年6月的某个半夜,密集的雨滴砸在板房上,巡逻船停在江里。民警们害怕涨水搁浅,隔段时间就出门查看,一晚上没有睡觉。后来,船被闪电击中。

“习惯了就好,刚开始肯定不适应。”聊起这些,肖俊脸色平静,硬朗的眉眼带着笑意。

143号界碑。图/九派新闻记者 马婕盈 摄

【2】江边执勤

下午5点,肖俊和马志承穿上警服,拿起望远镜,开始往东巡查。阳光晒在后背,刺得生疼。但江边牛虻乱飞,再热也要穿长袖,扎紧裤腿和袖口。

江水未涨,浅滩可以行人。大大小小的石块堆叠,打磨着鞋底,“夏天得费三双鞋”。马志承发现,沙地上现出一群脚印,脚掌中间有条缝。这是野猪的脚印,能看出它们一窝从林子里下来。

肖俊探身向前,进入林子深处。地面沙子松软,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土坑洼处探寻。“这一段是我们边境管控的重点,容易发生偷渔的情况,船会从林子里拉入江中。”他解释,如果草地平整,说明无人经过,如果草地有新鲜倒覆的痕迹,就可能有人偷偷下江捕鱼。

江边巡查是肖俊和马志承驻守于此的主要任务。他们每天大约走10公里,防止违规作业和越境行为的发生。

6月11日至7月15日,黑龙江干流及其所属支流、水库、水泡等水域处于禁渔期。总有人为了利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潜入江中,一船的鱼能赚四五万。

“有的船白天就埋在水里,我们巡边的时候会专门拿石头往水里砸,听听声音,看有没有船。”马志承说。

江上警务室执勤点位于黑龙江中游,鱼类资源丰富,在此捕鱼容易越过边境线。“很多时候我们知道那块儿有人打鱼,但派出所到那里有130多公里,而且全是山道,等我们开车过去,人家早就打完了。”

北极边境派出所副所长徐克宁说,2022年,为推进警务前移,北极边境派出所在此设立江上警务室执勤点,因冬天无法供暖,且江水上冻,车辆可直接通行,所以执勤点只在夏季启用。

当初挑选驻勤人员,所里毫不犹豫选择了肖俊,“还是他优秀,在所里面工作比较突出,优中选优,派到外面的人必须各方面都要好。”徐克宁说。

可肖俊觉得,自己是年龄占了优势,“年轻人,让他到荒郊野地里,肯定不适应。”38岁的他看起来要年轻不少,皮肤因长期暴露在阳光下变得黑红。

两位民警进入林中探寻。图/九派新闻记者 马婕盈 摄

【3】不舍军装

2019年2月14日,肖俊第一次踏上漠河的土地。当时,这里只有光秃秃的白桦林,白茫茫一片都是雪。

大巴车开到北极边境派出所门口,立刻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为迎接一批新同事,派出所组织了一场大秧歌。十多位北极村民穿着花棉袄,拿着扇子扭动,浓浓的东北味儿。

与他同一批来到北极边境派出所的,还有20多名同事。他的年龄是最大的,“有种当新兵的感觉”。

肖俊在巡逻车上整理装备。图/九派新闻记者 李韵聪 摄

肖俊是湖北枣阳人,2005年到浙江温州一武警边防部队服役。此前,他从未来过东北,也没想过自己会与它有交集。

2018年最后一个月,妻子带着3岁的女儿去温州探望他,箱子里装满了湖北的腊鱼腊肉。部队改制的消息她听说了,以为丈夫即将退役归家,结束4年的分居生活。

那段时间,肖俊给她们在单位附近租了房子。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间,一开门就是卧室。他工作忙,无法每天回家,仅在周末带着妻女去动物园、公园闲逛,“她们挺开心的,妻子还在那里学会了做饭。”他说。

但虽然房子租了40天,她们只住了20多天。退役、考试、离别,一系列的转折都发生在那一个月。

考虑到妻子没有工作,为了维持收入,他选择去更远的地方守边境。更重要的原因是,“我的军人情节比较重,不想脱下这身军装。”

2019年元旦一过,他接到通知前往哈尔滨。家里的氛围变了,虽然他照常带着妻女转公园,但妻子表情凝重,总是心不在焉的。

临走前一天,妻子拉着他去商场买了一件戴帽子的黑色长款羽绒服,八九百块。这是他买过的最厚实的衣服。他给妻子买了一盒巧克力,妻子怕吃了长胖,百般拒绝,但他说:“你饿了就当零食,偶尔吃一点。”结婚多年,这是他少有的浪漫。

临行前,肖俊和妻子一起坐上部队的大巴去火车站。妻子靠窗而坐,脸一直对着窗外。车开了半个小时,女儿安静地坐在肖俊怀里,一路无话。到站了,妻子没有下车。肖俊站在车外,朝她挥了挥手,女儿也举起小手,但妻子始终没有动。大巴很快掉头,融入车流。几天后,他在小钱包的夹层里翻出了一个平安符。

“走之前,她说,你这一走可好,都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我当时一听眼角就红了。”想起家人,肖俊的眼角又红了,“感觉对他们亏欠太多。”

大秧歌冲淡了些悲伤,漠河的一切都是新奇的。肖俊学着当地人坐在火炕上吃冰棍儿,学会辨认雪地中狼和熊的脚印,他还看到过狍子,“站那儿一动不动的,真傻”。夏天,老民警在江边巡逻时经常捡一种透明的淡黄色石头,他们说那是玛瑙,后来,肖俊也捡,放假回家,捎回去几块儿给女儿。

马志承比肖俊小一岁,他是山东日照人,曾在吉林长白山服役,与肖俊同一批来到北极边境派出所。在吉林生活了10年后,他习惯了东北的一切。临走前,他没有与妻子见面,只打了个视频电话通知,“她之前是辅警,也在派出所工作,能理解。”

他还是低估了漠河的冷。气温零下三四十度,他穿着十几斤的衣服去巡边,只露出一双眼睛,半小时后,他的身体开始发抖,脚没了知觉,“不能走太慢,得小跑着”。江面上冰层有一米多厚,三个人轮流凿,花上一个小时才能凿透。

“没人能习惯这里的冷。”马志承说,但他喜欢看冬天的黑龙江。这里的林子是黑的,江岸是白的,仿佛置身于水墨画中。

【4】江上生活

按照规定,派出所民警入职的第一年没有假期。于是,在2019年夏天,肖俊和马志承都把家属接到北极村住了一个月。

肖俊的妻子想象不到夏季的寒冷,她带的最厚的衣服是防晒衣。太阳落山时,气温骤降,让她不得不网购外套。周末,马志承带着儿子来江边扔石头,一个石子落水打出三个水花。

“这边没什么好玩的,跟温州没法比。”肖俊说,妻子抱怨过这里的无聊,也抱怨过,来了20多天,他只留了3天时间给娘俩。

后来每季度有15天假期,可路途遥远,回家单程就要耗费3天的时间。对家人,马志承感到遗憾。他的大儿子调皮,有次学校老师给他打电话,说有小朋友找老师告状了,“我能怎么办,就打视频电话的时候教育他一下,休假回家还能压制一下,但我不舍得打他,因为陪他的时间太少了。”

去年夏天,肖俊接到在江上警务室执勤点驻勤的任务,没有水,不能取暖,不知道要坚持多久。他就问了句,有没有信号,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立即驱车前往,“得保证跟我的家属和小孩通上话呀。”

肖俊开车技术强,会维修,马志承会开船。一车、一船、一板房,两人就这么住下了,“刚来的时候,电差一点,用的太阳能发电,其他固定的设施都有了。”马志承说,每天巡逻,时间过得很快。

马志承(左)和肖俊(右)在江边巡逻。图/九派新闻 李韵聪

空闲时,马志承打开手机,查看家里的监控。大儿子6岁了,小儿子刚满月。妻子在卧室里安了个摄像头,正对着床。妻子送大儿子上学时,马志承就打开监控,帮着照看小儿子。

小儿子还不会翻身,时间久了开始烦躁,小腿踢蹬着打转,马志承打开监控的声音,咿咿呀呀地学着婴儿说话,“就跟他唠唠嗑,或者他叫一声,我答复一声,时间长了,他一听就知道是我在说话。”

刚到执勤点的那天,肖俊给妻子打了视频电话,镜头在板房里摇晃,70厘米宽的双层床铺出现在屏幕里,过道只容得下一人通过。“我在火车上了,要回家啦。”他笑着逗女儿,女儿高兴地大叫,也引来妻子的注意。他连忙解释,这是新的工作地,回家还要再晚一段时间,欢笑过后,又是短暂的沉默。

九派新闻记者 马婕盈 李韵聪

编辑 任卓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标签:

来源:九派新闻
0
上一篇:今后8年,四大生肖赚的金钵满盆,有财神爷坐镇,目光长远 下一篇: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aixu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新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彩迅新闻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 联系我们:  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