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 刘扬)7月10日,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及可转债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7月10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7月28日,公司可转债自7月10日起恢复转股。进入退市整理期后,公司可转债名称变为“蓝盾转退”,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证券简称为“Z蓝转退”。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将对公司股票及可转债予以摘牌,公司股票及可转债终止上市。
“蓝盾转退”在停牌前价格曾高达153.001元/张,但7月10日开盘后,蓝盾转退暴跌67%。截至收盘,蓝盾转退价格报35.59元/张,日内大跌76.74%。其正股*ST蓝盾简称则变成蓝盾退(300297),低开37.5%。截至收盘,蓝盾退股价遭腰斩,报0.24元/股。
值得关注的是,自1992年中国宝安(000009)发行首只可转债以来,在我国可转债30多年的历史中,从未出现过可转债退市情形,蓝盾转退成为首只强制退市可转债。
除蓝盾转债之外,触及退市情形的还有搜特转债。此前,搜于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4月18日至5月22日期间,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交易被终止。不过,因*ST搜特(002503)的“1元退市”属于交易类退市情形,根据相关规则,*ST搜特不设退市整理期,故搜特转债也相应没有退市整理期。
“从政策来看,可转债退市后仍可以转股,在全国股转公司进行交易。但应该注意到,随着正股退市股价或将下跌,同时转换交易场所或将带来流动性的下降,从而对已退市的可转债带来二次不利影响。”大公国际债市研究团队研究员赫彤分析认为,“从面临退市的可转债案例来看,可转债风险较集中于资质较弱发行主体,资质较弱发行人风险事件将不会对资质较好发行人造成实质不利影响,但预计短期内对可转债发行将受到一定影响,长期看可转债发行将出现信用分化。投资人在关注发行人资质的同时,也需关注发行人股价异常变动。”
此外,赫彤进一步表示,政策推动退市可转债完善交易的同时,也预示着可转债退市将趋于常态化。
在全面注册制下,正股退市现象大概率显著增加,转债市场也到了需要考虑违约风险的新时代。当前转债正股退市仅仅是一个开端,这一趋势后续或还会继续发酵,正股退市个券数量大概率会进一步增加,市场情绪可能会转入磨底状态,短期可以继续观察数个交易日,特别需要关注正股退市完全落地后对应转债的处置情况,预计这一冲击的影响会逐步清晰,市场估值将会完成再平衡。
标签: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aixu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新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彩迅新闻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 联系我们: 291 32 36@qq.com